世界读书日,17条好句带你重温《读好书》摘句分享
- 作者:西瓜园读书
- 2024-12-07 09:13:09
郑永年:一句话,在美国开始把中美关系导入认同政治战的时候,中国不得不思考如何避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。避免被“牵着鼻子走”的办法就是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塑造自己的话语。
——2024年1月(下)《中国叙事》
杨斌:元代基本是政外商内,政表商本,以商利官,官商两便,皆大欢喜,继续了宋代以来海洋贸易的模式。郑和下西洋则是以政夺商,以官并商,结果政消商亡,官商俱损,从而结束了宋代以来三四百年中国与印度洋世界的海上往来。
——2024年1月(下)《人海之间》
金宇澄:阿宝与李李,四目相对。阿宝说,一切可以解决,有的是时间。李李漠然说,女人觉得,春光已老,男人却说,春光还早。阿宝不响。李李双手合十,讲北方话说,宝总,请多保重。阿宝一呆。李李也就转了身,独自踱进一条走廊。
——2024年1月(下)《繁花》
[美]肯尼斯:所有这些成功故事的共同点是,大获成功的人,都偏离了最初的职业道路,无论这些道路是由他们自己还是其他人规划的。不知何故,原本看似正确的目标,最终变成了通往截然不同的职业目标的踏脚石。
——2024年2月(上)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
陈宝良:在传统中国社会,因为倡导“人治”,缺少必要的“法治”精神,司法缺乏公正性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。除非出现了包拯这样不畏强权的清廉之臣,否则在面对特权阶层的犯罪行为时,很难做到“违法必究”,甚至难免徇私枉法。
——2024年2月(上)《无籍之徒》
马伯庸:他在启明殿干了几千年,迎送各路神仙,早磨炼出一对火眼金睛。灵山的文书一般都由大雷音寺发出,这次却是发自佛祖的居所鹫峰,其中用意可就深了。这份文书没指名道姓,只说号召所有东土大德去西天取经,可两地相距十万八千里,寻常一个凡胎怎么可能走下来?光这一个条件,就刷下来九成九的大德,其实最后符合条件的,只可能是玄奘一个人。他西天取经走上这么一趟,履历里增添一笔弘法功绩,将来成佛就能名正言顺。
——2024年2月(上)《太白金星有点烦》
田雷:这么说来,这届的年轻人,如要认识一个更真实的美国,就要检讨这些年来文化精英所营造的美国观,尤其要从旅美观察笔记的叙事体中跳出来,意识到“近距离”视角反而容易造成井蛙效应。至于怎么做,首先就是要做新时代的“孟晓骏”,要学会质疑,问一句“您是从书本里看来的美国吧”,更要理解任何书本以及叙事背后都有“看见”的政治学。
——2024年2月(下)《美国折叠》
李娟:被人欺负,其实是双方面的事情,既有对方的恶意,也有自身的诱因。欺软怕硬是人性本能。当人们有怨气要宣发的时候,难免会选择最“安全”的施暴对象。而当时的我,家长远在新疆,没有兄弟姐妹,也没有什么亲戚。唯一的监护人——我的外婆,已经80高龄。对她来说,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足够了,实在无力顾及其他。我自己呢,又生性怯懦,萎靡邋遢的样子又特招嫌,加之受了欺负后总是选择忍气吞声。于是对施暴者来说,没有后患,真是再“安全”不过了。
——2024年2月(下)《记一忘三二》
李娟:话说我妈喜欢养鸡,我常常觉得她对鸡比对我上心多了。以前她住在戈壁滩深处,冬天漫长,蔬菜罕见。每次进城办事,首要任务就是去菜市场拾捡菜贩子不要的烂菜叶。每次下馆子,看着别人剩下的汤汤水水,心疼得脸都扭曲了:“这要拌进咱家鸡食里,鸡可不得高兴疯了!”
——2024年2月(下)《记一忘三二》
王水照:化俗为雅、以俗为雅,这是苏东坡思想性格和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,也是宋代整个人文思潮的共同趋向: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贴近,宋诗的不避凡庸,宋词题材的日趋生活化,都可说明,但苏东坡应是杰出的代表。
——2024年3月(上)《苏东坡和他的世界》
莫言:我们读古书知道“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”,我们从民间谚语里知道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,我们回首往事也知道自己当年的理想是怎样被不断超越的。我也记起了2010年在东亚文学论坛上,我曾就人类的欲望问题做过一次演讲。是的,人的欲望就像鳄鱼一样,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,便会快速生长。
——2024年3月(上)《鳄鱼》
戴逸:历史是十分复杂的,“盛世有阴影,衰世也有希望”。
——2024年3月(上)《戴逸看清史》
何帆:有的时候,你很乐观,总觉得会发生一些更好的事情,但让你失望的是,什么也没有发生。有的时候,你很悲观,总觉得马上就要有巨大的危机,但也没有出现最坏的情况。
——2024年3月(下)《变量6》
杨苡:我和沈先生很快熟起来。他的客人多,因为知道我喜欢文学,作家、诗人来访,他会让我也过去见见。我的房间隔着院子与沈先生的屋子相望。院里通常都是黑洞洞的,有个晚上,忽听到清脆的女声喊“从文”,就见到对面沈先生的身影立起来,拿着灯往下走,灯在楼梯上移动,人就像飘下来似的。而后就听见沈先生大笑,原来是冰心从呈贡来看他。院子里立时欢声笑语,笑语未毕,他就朝我的窗户喊:“杨小姐,下楼来见见冰心女士!”
——2024年3月(下)《一百年,许多人,许多事》
丁昶:“资产端尽量与物价相关,负债端尽量与物价无关”,这是贯穿巴菲特一生选股的核心逻辑。而它的运行机理也很简单:只要物价不断上涨,收入也会随之上涨,而成本则不然。因此物价越涨,利润越多,最终的结果就体现为复利的指数增长。
——2024年4月(上)《文明、资本与投资》
陈行甲:有意思的是我在讲话中提到的政府办公室田爱翠大姐,那两天收到好多电话找她要豆腐乳,她开玩笑说“这下完了,光是买做豆腐乳的坛子我都要买穷了啊”。
——2024年4月(上)《在峡江的转弯处》
李宪堂:以“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”比喻在上者政策措施的无效致使执行者备受其累,生动而警峭。
——2024年4月(下)《聆听万物的歌唱》
-完-